
众所周知,音乐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也是能陶冶情操、抒发情绪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声乐疗养您听说过吗?
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讲师团的文学院退休老师、上大老年大学声乐班张正风老师
在
宝善公益服务事务所的邀请下,于2017年2月23日上午在宝山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为宝山路街道百名失能老人、单身独居老人、优抚对象以及高龄志愿者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区中老年心理与健康知识系列讲座之歌唱与健康讲座。
张老师首先为在场的各位老人解释了电视报道中对音乐治疗的一些误区,指出音乐治疗让植物人复活这类现象属于极个别现象,不可以过分迷信。据张教授讲解,所谓声乐疗养,即以音乐(聆听、鉴赏音乐与实际演奏、创作音乐)为表达媒介的艺术活动,他从歌唱的呼吸、共鸣两个方面的基本运动说明了声乐对"身"的疗养。一方面通过歌唱中的腹式呼吸能使肺部吸入充足的氧气和空气负离子,有利防止肺活量下降推迟肺功能的减退,而有节奏的深呼吸,会使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容易被咳出来,对排除痰症,缓解咳喘气短症状甚有帮助;另一方面由于歌曲内容大都歌颂真、善、美,使人从内心感受到幸福与祥和,使人的面部表情绽放出自然、协调的美感。张教授以在场老人熟悉的周小燕、曹鹏、廖昌永等著名歌唱家为例指出声乐疗养存在有使人长寿的功能,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同。
接着,张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几个正确的发声方式,教授大家一套口腔活动操。最后在老人的热情要求下,张教授以引用八十年代流行歌曲的旋律,自己填词创作的《我们越活越年轻》教授大家如何正确歌唱, "我们老年人有颗不老的心,我们越活越年轻",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台上台下互动频繁,大家产生共鸣,掌声此起彼伏,将讲座推向高潮。
张老师最后强调说声乐疗养的要义,不仅仅在于心理调节,以音乐调节保持好心情,再以良好的心情去欣赏品味音乐,形成良性循环,而且每天保持半小时的正确歌唱对生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讲座结束后,老人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